过去一年,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,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持续深化拓展“三个年”活动,大力发展县域经济、民营经济、开放型经济、数字经济,认真落实市委“12345”年度工作安排,全力以赴稳增长、惠民生、防风险,较好地完成了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,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延安“一六四”工作布局实现了突破起势。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383.4亿元、增长5.5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.5%,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.2%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.1%、7.4%。
(一)政策引领和加强调度协同发力,经济运行持续向好。全面落实国家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,出台稳工业、促消费等具体措施,加强主要指标偏离度管理和穿透式调度,经济基本盘稳健向好。子长矿区总体规划获批,延安气田中区北部21亿方产能项目和车村一号井等7处煤矿建成,新增新能源装机113万千瓦,加工原油982.5万吨、增长2.2%,生产原煤5662万吨、增长4.8%,天然气112.2亿方、增长12.7%,LNG228.2万吨、增长6.5%,发电量357.7亿千瓦时、增长65.1%,卷烟产值增长0.8%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5%。新华·中国(延安)苹果产业指数和《延安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升级战略规划》发布,延安苹果“九上太空”,产量突破500万吨,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50亿元。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6.7万亩,播种粮食225.6万亩、产量75.2万吨,瓜菜产量170万吨。一产增加值增长4%、连续六年全省第一。延川乾坤湾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,南泥湾景区、志丹保安革命旧址景区创建为4A级景区,金延安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,举办延安新区、南泥湾马拉松等赛事,接待游客4731.5万人次、增长12.7%,游客总花费381亿元、增长15.2%。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,发放补贴1.66亿元、拉动消费19.97亿元,限上新能源汽车、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0%、58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.4%。“无锡·延安”智算中心建成运营,新建5G基站761个,入列全国千兆城市。网络交易额162.6亿元、增长10.3%。吴起获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,延安高新区入选全省首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试点。
(二)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双轮驱动,发展潜力稳步增强。开展重点项目“四抓三比”活动,市县两级运用周“解扣”机制破解堵点难点660项,26个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30%、排名全省第二,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37亿元、完成率104.4%,社会资本、产业、制造业项目投资分别增长15.9%、16%、28.7%。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、专项债券、“两重”“两新”等政策性资金90.8亿元。吴起25亿方天然气净化厂、安塞阳光储能和年产3万吨腐竹、甘泉中通智能科技电商产业园、高新区延能天元智能装备等项目建成投产,西延高铁、延榆高铁、王瑶水库扩容和延长石油富县、陕煤黄陵店头、陕投安塞热电联产3个电厂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,古贤水利枢纽、陕皖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。成立上海、深圳等4个驻点招商联络处,实际使用内资218亿元,增长19.8%、位居全省第一。
(三)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同频共振,动力源泉加速汇聚。水电气网联合报装、就医费用报销等16个重点事项实现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跨省域“1+N”远程异地评标做法全省推广,入选国家商品交易市场创新监管试点城市。推进国企改革“四个专项行动”,延安数据集团、能源装备集团组建运行,市属国企实现营业收入128.4亿元、增长9.2%。市县领导遍访“五上”企业,服务企业周“解难”机制入选全国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色案例,纾解企业生产经营难题342项。市场主体达到25.68万户,其中企业6.52万户、增长5.5%,净增“五上”企业163户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%、9.9%,存贷比74.7%,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6.8%。秦创原(延安)创新促进中心新入驻企业和机构40家,延安能源科技孵化器被认定为秦创原高能级科创孵化器,能源装备制造中试生产线建成投用,志丹工业园区、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区分别获批秦创原天然气清洁高效利用、苹果产业创新聚集区。转化科技成果186项,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78.5亿元。科技型中小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31.4%、47.6%,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、国家级“小巨人”企业1家,省级瞪羚企业达到10家。深化与无锡等友好城市交流合作,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建成运营,延安盛世跨洋电商产业园获评全国优秀跨境电商产业园。进出口总值增长21.1%。
(四)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统筹推进,城乡发展融合互促。海绵城市加快建设,获批全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试点,改造老旧小区140个,完成城区10条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、师范路综合整治、“两站一场”等重点区域环境提升和七里铺公园建设。黄龙入选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县。实施产业配套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等镇区强功能项目288个,10个省级、13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有序推进,59个“千万工程”示范村通过省级评估,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2.9%。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,出台园区高质量发展21条措施,开展评星定级和奖励激励,“五集五区”新质工业园区加快建设,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产值1452.9亿元、增长14.8%。甘泉、安塞工业园区创建为省级绿色园区,吴起油气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。县域经济总量达到1900.8亿元、增长6.3%,超过200亿元的县区达到5个、占全省的14.8%,其中超过300亿元的3个,黄陵、吴起、志丹、宝塔入选西部百强县区。甘泉、安塞分别荣获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“突出贡献县”和“发展潜力县”。
(五)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系统施策,生态环境不断改善。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,扎实推进“三北”防护林工程建设,营造林88万亩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2.9平方公里。18.8万棵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,黄陵获批全国首批古树名木保护试点县。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冬季清洁取暖试点任务全面完成,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9天,国省市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三年达到100%。延河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。宝塔区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完成黄河流域首例碳汇交易。
(六)保障基本和多元供给有机结合,民生福祉成色更足。建立服务群众周“解忧”机制,市县解决不动产登记等民生诉求333项。环卫工人免费早餐等“民生十件实事”顺利完成。获批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,城镇新增就业1.65万人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加快实施,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启动运行,县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0%以上。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0所,首批定向培养300名地方公费师范生,普通高中招生比例提高到68.5%,宜川、黄龙被评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,延安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。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。18周岁以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提高至100元,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提高60元,宜川“融救助”机制被国务院综合督查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。完成保交房5463套。《延安市宝塔山保护条例》制定颁布,延安博物馆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完成陈列布展并对外开放。在延安拍摄的电视剧《西北岁月》热播。举办全国越野滑雪青少年锦标赛、中超女足陕西志丹主场、中乙男足延安荣海主场、陕甘宁革命老区青少年足球赛等赛事,我市输送的运动员杨昊夺得巴黎奥运会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,实现奥运金牌的零突破。
(七)科学防范和有效治理同步攻坚,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圆满完成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服务保障工作,得到中省军地领导充分肯定。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九大行动,有效应对吴起、志丹突发洪涝灾害,彻查重治重点领域风险隐患,生产安全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4.6%、41.3%。完成年度政府债务化解任务,台账内拖欠企业账款实现应清尽清。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,赴省进京访分别下降17.8%、33.4%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,严厉打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,社会治安满意率98.98%。枣园派出所被授予全国“公安楷模”称号。
国防动员、退役军人事务、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气象、方志、档案、公积金、供销、工会、残疾人、青少年、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。